首页

中国SM女王

时间:2025-05-25 11:20:13 作者:国家林草局:多措促进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恢复 浏览量:40873

  中新社北京5月22日电 (记者 陈溯)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,今年的主题是“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”。记者当天从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,中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步增长,栖息繁衍环境稳步改善,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。

  目前,全国2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,100余种濒危野生植物得到抢救性保护。2024年全国水鸟同步监测最新结果显示,中国越冬水鸟总数量达505.9万只,为迄今为止全国范围内监测数量的最高纪录。

  近年来,中国扎实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,组织开展野生动植物栖息地(原生境)保护修复和监测体系建设。积极推进旗舰动物保护,整合设立大熊猫、亚洲象、朱鹮等旗舰动物国家保护研究中心,组织实施48种极度濒危野生动物野外保护、收容救护、人工繁育、放归自然等抢救性保护项目,促进野外种群增长。持续开展50种极度濒危野生植物和10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抢救性保护,组织实施近40种珍稀濒危植物野外回归,有效缓解野外种群濒临灭绝压力。持续开展“网盾”“清风”等专项打击行动,多环节、全链条打击乱捕滥猎滥食和非法交易野生动植物行为。

  中国积极推动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。三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持续丰富,藏羚羊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多只。大熊猫国家公园打通了13个大熊猫种群生态廊道,有效保护了70%以上的野生大熊猫。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野生东北虎超过70只,野生东北豹超过80只。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恢复到7群42只。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武夷林蛙、武夷山卷柏等一批新物种。

  国家林草局表示,将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,积极推动出台国家公园法,稳慎有序设立新的国家公园。完善由植物园、种质资源库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等构成的迁地保护体系。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,推动濒危物种野外种群复壮,持续开展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行动,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前两个月江西对香港地区出口94.6亿元 同比增长32.2%

然而,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市场的变化,不少观点认为,“百模大战”进入到现阶段,大模型公司必须认真思考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定位。未来行业将走向何方?在近日举行的2024年第三届琶洲算法大赛启动发布会上,众多专家和企业代表分享了自己的看法。

黑龙江谷雨时节开犁春播 旱田已播77.5万亩

“近年来,中欧合作成绩斐然,涉及制造业、农业以及可再生能源等多个领域,创造就业机会,改善了数以百万计民众的生活。”龙艾栎希望在享受此行的同时,挖掘更多“一带一路”故事。

开学第一课 带你感受“China Travel”在海外有多火

目前,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做数字标签的推广与尝试,但仍处于起步阶段。例如日本主要利用数字标签对实体标签信息进行补充和完善,日本相关部门也正尝试形成法律法规。欧盟允许葡萄酒产品通过数字标签提供配料表信息,部分企业还希望通过数字标签提供营养信息。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成立数字标签相关工作组,探讨数字标签的标准化问题。而我国开展的食品数字标签试点工作,可以说已走在国际前列。

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大范围会议

消费提质升级中的返璞归真。去哈尔滨中央大街上观赏鄂伦春族驯鹿表演、到甘肃博物馆带走一个“马踏飞燕”文创产品、在武汉体验一把《夜上黄鹤楼》行浸式光影演艺……旅行的乐趣在于看到不一样的世界。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,2023年,国内出游人次48.91亿,比上年同期增加23.61亿,同比增长93.3%。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,国内出游人次1.19亿,游客出游花费539.5亿元。旅游业呈现出高水平复苏和高质量发展态势,大众旅游消费方式呈现个性化、垂直化和体验化的特征。年轻人逐渐成为国内旅游消费市场的主力军,他们更加注重旅游过程中的生活体验和社交分享,一些高性价比、小众化和特色化的旅游目的地跻身为新晋“网红”。2023年,“城市漫游”“反向游”“下楼布局”等网络话题正是旅游消费模式变化的最佳诠释。

农业农村部:将适时出台大豆加工补助、储备收购等政策

媒体报道指出,欧洲央行将2%作为欧元区通胀率理想值。根据该标准,德国2月通胀率还处于较高水平。不过经济学家预计今年德国通胀率将进一步下降。(完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